發表文章

無法言喻的痛?沒辦法講出我哪裡痛,慢性疼痛病人的共同困擾

圖片
王女士是一位56歲的家庭主婦,長期患有下背部疼痛。她最初的症狀出現在幾年前,當時只是不規律的酸痛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疼痛變得越來越頻繁且劇烈。最初,她並未過多在意,認為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勞累所致。然而,當疼痛開始影響她的睡眠、活動和情緒時,她終於決定去疼痛門診尋求幫助。在門診中,醫生問她疼痛的位置和性質,王女士卻感到困惑。她知道自己感覺到疼痛,尤其是在腰部附近,但她無法具體描述是什麼樣的痛。 「有時是刺痛,但有時候又像是緊繃的感覺...有時好像全背都在痛,說不清楚到底是從哪裡開始的。」   ——王女士,疼痛照顧個案(報導者) 她含糊地說。醫生進一步詢問疼痛的強度,王女士只能說:「它一直在變,有時候很痛,有時候又沒那麼嚴重。」回到家後,王女士對自己的無力感到非常失望。她的疼痛是真實的,但她卻無法用準確的語言去描述它。每次她試圖向家人解釋時,都覺得自己說得不夠清楚,無法讓人理解她的感受。慢慢地,她的情緒也開始受到影響,長期的疼痛讓她感到沮喪、焦慮,甚至在感到抑鬱。王女士發現,當她情緒低落時,疼痛似乎更加明顯,這又讓她陷入了無法解釋的惡性循環。 這個故事說明了疼痛不僅僅是生理現象,還涉及心理、情緒和語言表達等多方面因素。像王女士這樣的病人,無法具體描述疼痛,往往與其內在的心理困境和語言表達能力有著深刻的聯繫。疼痛門診的病人感受到疼痛卻無法具體描述,事實上非常常見,這種現象可以從生理、心理、語言表達能力、文化因素等多方面進行分析。 首先,生理層面的疼痛涉及複雜的神經傳導,特別是慢性疼痛,常伴隨中樞敏化現象,讓疼痛變得模糊且擴散;此外,心理因素如焦慮、抑鬱等情緒會加劇疼痛感並影響表達,情緒和疼痛的雙向作用使描述更加困難。語言表達也是一個重要的挑戰。疼痛是一種主觀感受,許多患者缺乏適當的詞彙來描述複雜的痛覺感受,尤其是當疼痛並非單一形式時。 文化差異則進一步影響疼痛的表達,不同文化中的患者對疼痛的認知和表達方式存在顯著差異,有些文化中甚至習慣淡化疼痛;文獻支持這些觀點,指出疼痛的生理、心理、語言與文化因素共同作用,使患者難以清晰地表達其疼痛經驗。然而, 理解這些影響因素能幫助醫療從業者更好地診斷和治療患者的疼痛,並提供更全面的支持。 由Chat GPT(OpenAI)製圖 生理層面,在病患身體的基本感受 疼痛是身體對於受傷或潛在威脅的一種保護性反應,它涉及複雜的神經系統傳遞與處

疼痛診邊談:小天才的疼痛診間觀察手記。

圖片
疼痛門診,是近期台灣各大醫院與地區院所新興的科別,各大醫院成立疼痛科、疼痛管理中心等各式名目,期待可以幫助我國更多急慢性疼痛病人與疼痛困難治療個案;地方的診所與復健中心也紛紛開啟疼痛門診,期待可以利用醫療的各項措施協助正在遭遇疼痛所苦的民眾。然而,比起歐美國家,台灣的對於疼痛醫療的發展較為緩慢,在逐步建構完善的疼痛照護網時,有一群人看見了很多的故事。 由Chat GPT(OpenAI)製圖 這一群逐漸致力於編織台灣疼痛醫療照護網絡的工作者,包含醫師、護理師、個案管理師、社會工作人員、甚至網羅更多的醫療從業人員。這些專業者的工作中,與病患的接觸過程引起了許多研究者個注意,尤其,對照著國際上的已發表研究,台灣的現況與現象有著特殊性與多元性;於是《疼痛診邊談》這個探索性的社會科學研究就在這個醫療現場中誕生了。 在這個網頁《疼痛診邊談:小天才的疼痛診間觀察手記 》 中,作者做為一位社會科學研究者,將帶領我們進入台灣疼痛門診的世界,深入探討患者的身體、心理、社會與靈的複雜交織。以社會科學理論與哲學思考,觀察並剖析病患如何與疼痛相處;同時記錄下,疼痛照顧的過程與建構中,這些專業的醫療從業者們如何在科學與人文之間尋找平衡。 「疼痛門診的發展,呈現的是現代台灣人的共同的社會苦痛。」 ——孫燦(化名),疼痛個案管理師 將個人的身體痛苦置於更廣泛的社會與文化脈絡中,我們將不僅觀察到病患與醫生之間的互動,更可以揭示痛苦不僅是個人的生理經驗,更是一種社會現象。我將嘗試紀錄與 探索:痛苦如何被社會化,並說明個人的身體痛楚是如何反映出更大的社會結構壓力和不平等。在開始閱讀 《疼痛診邊談》之前,我們嘗試先思考一個問題: 我們如何在身體與集體、個體與社會的交織處,理解痛苦? 的確,最核心的問題,作者將嘗試解釋,什麼是「疼痛」?透過對診間的觀察,這段旅程將不僅是一段對醫療系統的社會學與人類學探索,也是一趟思考痛苦本質與人類承受力的哲學旅程。故事將以深刻且感性的筆觸,邀請讀者一同思索痛苦如何形塑我們的生活,並引導我們進一步理解痛苦背後的文化與社會意義。希望你喜歡我的系列作品: 《疼痛診邊談:小天才的疼痛診間觀察手記 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