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法言喻的痛?沒辦法講出我哪裡痛,慢性疼痛病人的共同困擾
王女士是一位56歲的家庭主婦,長期患有下背部疼痛。她最初的症狀出現在幾年前,當時只是不規律的酸痛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疼痛變得越來越頻繁且劇烈。最初,她並未過多在意,認為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勞累所致。然而,當疼痛開始影響她的睡眠、活動和情緒時,她終於決定去疼痛門診尋求幫助。在門診中,醫生問她疼痛的位置和性質,王女士卻感到困惑。她知道自己感覺到疼痛,尤其是在腰部附近,但她無法具體描述是什麼樣的痛。 「有時是刺痛,但有時候又像是緊繃的感覺...有時好像全背都在痛,說不清楚到底是從哪裡開始的。」 ——王女士,疼痛照顧個案(報導者) 她含糊地說。醫生進一步詢問疼痛的強度,王女士只能說:「它一直在變,有時候很痛,有時候又沒那麼嚴重。」回到家後,王女士對自己的無力感到非常失望。她的疼痛是真實的,但她卻無法用準確的語言去描述它。每次她試圖向家人解釋時,都覺得自己說得不夠清楚,無法讓人理解她的感受。慢慢地,她的情緒也開始受到影響,長期的疼痛讓她感到沮喪、焦慮,甚至在感到抑鬱。王女士發現,當她情緒低落時,疼痛似乎更加明顯,這又讓她陷入了無法解釋的惡性循環。 這個故事說明了疼痛不僅僅是生理現象,還涉及心理、情緒和語言表達等多方面因素。像王女士這樣的病人,無法具體描述疼痛,往往與其內在的心理困境和語言表達能力有著深刻的聯繫。疼痛門診的病人感受到疼痛卻無法具體描述,事實上非常常見,這種現象可以從生理、心理、語言表達能力、文化因素等多方面進行分析。 首先,生理層面的疼痛涉及複雜的神經傳導,特別是慢性疼痛,常伴隨中樞敏化現象,讓疼痛變得模糊且擴散;此外,心理因素如焦慮、抑鬱等情緒會加劇疼痛感並影響表達,情緒和疼痛的雙向作用使描述更加困難。語言表達也是一個重要的挑戰。疼痛是一種主觀感受,許多患者缺乏適當的詞彙來描述複雜的痛覺感受,尤其是當疼痛並非單一形式時。 文化差異則進一步影響疼痛的表達,不同文化中的患者對疼痛的認知和表達方式存在顯著差異,有些文化中甚至習慣淡化疼痛;文獻支持這些觀點,指出疼痛的生理、心理、語言與文化因素共同作用,使患者難以清晰地表達其疼痛經驗。然而, 理解這些影響因素能幫助醫療從業者更好地診斷和治療患者的疼痛,並提供更全面的支持。 由Chat GPT(OpenAI)製圖 生理層面,在病患身體的基本感受 疼痛是身體對於受傷或潛在威脅的一種保護性反應,它涉及複雜的神經系統傳遞與處